发布日期:2025-08-06 06:22 点击次数:125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商榷院
文/夏虫职责室
中枢不雅点:在自主可控大布景下,为何恒坤新材这次IPO闯关际遇暂缓审议?审议暂缓背后又折射出上市委何种隐忧?值得谛视的是,公司申报材料毛利率不仅异于同业,也与冲刺上市前各别较大。公司毛利率尽头背后疑似收入证据前后不一,其报表质地是否可能组成这次上市控制?此外,公司依赖贸易业务孝敬了大部分毛利。
恒坤新材成为本年首单IPO上会被暂缓审议公司激勉商场怜惜。
公开尊府显现,恒坤新材勤劳于于集成电路边界要津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欺诈,据称为国内少数具备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制造要津材料研发和量产才智的转变企业之一。
公司所从事光刻材料和先行者体材料等居品的研发、分娩和销售,旨在科罚集成电路制造边界要津材料自主可控。在自主可控大布景下,为何公司这次IPO闯关际遇暂缓审议?审议暂缓背后又折射出上市委何种隐忧?
毛利率远超同业收入合规性待考
申报期内,恒坤新材营业收入折柳为3.22亿元、3.68亿元、5.48亿元,同比变动14.28%、49.01%;净利润折柳为9972.83万元、8976.26万元、9691.11万元,同比变动-9.99%、7.96%;蓄意当作净现款流折柳为1.49亿元、8796.42万元、1.92亿元,同比变动-41.10%、117.80%。
值得谛视的是,恒坤新材的毛利率远超行业均值。数据显现,申报期内,公司的毛利率折柳为72.60%、62.24%、53.84%;同期行业均值折柳为38.73%、39.31%、37.59%。
恒坤新材曾为新三板挂牌上市企业。咱们发现,公司毛利率科创板IPO上市前后毛利率各别也重大。Wind数据显现,公司2019年及之前,毛利率保管在20%至25%之间驾驭;而2021年后,即公司科创板冲刺上市知道的毛利率却飙涨至53%至72%驾驭。
公司毛利率为何远超同业?为何毛利率科创板上市前后各别如斯重大?
这或不得不提的引进业务。公司上市前后对引进业务似乎选择两种不同收入证据形状。
公司早期通过贸易业务开放半导体商场。据公司2019年年报知道尊府显现,公司此时正勤劳于于转型半导体材料边界,主如若面向国内半导体产业客户提供先行者体、光刻胶等半导体材料。恒坤公司依然与多家国际知名半导体材料厂商成立策略配合琢磨,引进海外先进的半导体材料和工夫,并鼓励半导体材料国产化及半导体材料研发中心落地。2017年6月先行者体居品在国际IC大厂测试及格,开首批量供货,11月取得其他2家国内IC大厂的供应商经验。2018年1月继先行者体后,光刻胶也在IC大厂导入得胜,开首批量供货,2019年半导体材料收入已从2018年的5469万加多到10968万元,占公司一皆营收44.91%。
需要指出的是,招股书申报期内,按总和法归附后,公司引进居品的毛利率折柳为30.57%、30.44%以及30.23%。值得谛视的是,公司2019年引进的半导体业务毛利率仅为32%,这似乎意味着其收入2019年证据按照总和法证据。
然则,公司冲刺科创板后,其引进业务却选择了净额法证据。对于为何选择净额法,公司招股书给出如下情理,在引进居品销售业务中,公司折柳与供应商及客户缔结合同,但不是合同的错误义务东说念主,实际为代理东说念主。因此,公司对该类业务以净额法证据收入。据悉,公司引进业务均选择“以销定采”的形状,即公司基于客户的订单需求向供应商下单采购。其中,在DAP采购模式下,供应商字据两边订单的商定,在指定主义地将安妥订单商定的居品交给公司客户后完成交货,该存货盘活途中货品的减值或毁损风险由供应商承担;在FOB或CIF模式下,供应商字据两边订单的商定,居品在装运港跨越船舷完成交货,再由公司在客户指定主义地将安妥订单商定的居品交给客户,但由于公司在取得货品后,即时或较短时分大师将疏导规格、数目的货品托付给客户,且居品发出时销售价钱和采购价钱均已详情,公司未承担居品减值风险。
字据《企业管帐准则第14号——收入》第三十四条,企业应当字据其在向客户转让商品前是否领有对该商品的限度权,来判断其从事往来时的身份是主要包袱东说念主如故代理东说念主。企业在向客户转让商品前或者限度该商品的,该企业为主要包袱东说念主,应当按照已收或应收对价总和证据收入;不然,该企业为代理东说念主,应当按照预期有权收取的佣金或手续费的金额证据收入,该金额应当按照已收或应收对价总和扣除应支付给其他有关方的价款后的净额,或者按照既定的佣金金额或比例等详情。
至此,咱们狐疑的是,为何公司科创板上市前选择总和法,而上市后却变更净额法?前后不一致翌日是否可能出现纰谬转变?窒碍准则一致性背后又是否折射出公司有关数据信得过性问题?
咱们字据公司本身总和法归附的毛利率看,其总和法归附后的毛利率均超30%;而可比公司行业均值在10%驾驭。公司引进业务的毛利率似乎显耀高于同业。
公司称,申报期内,公司引进居品选择净额法证据收入,毛利率较高,与同业业可比公司不具有可比性。截止2024年申报期末,公司的引进业务为1.96亿元,收入占比为36.23%。
需要强调的是,发审委也对公司收入证据合规问题发出灵魂拷问,条件公司联结业务模式、同业业可比案例和申报期以客岁度管帐政策,阐扬申报期对引进业务选择净额法证据收入是否安妥企业管帐准则轨则,公司申报期以客岁度未选择净额法证据的原因。
大客户依赖背后:功绩是否可握续性
尽管公司营收呈现出高增长态势,但其增速出现较大波动。Wind数据显现,2022年其营收增速为127.93%,23年则回落至14.28%,24年则进一步回升至49.01%;2025年上半年则又回落至23.74%.
与此同期,公司利润大部分来自引进业务孝敬。
尽管公司自营居品收入占比在提高,但引进业务依然是公司盈利基本盘。
申报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居品包括自产居品和引进居品。其中,自产居品销售收入折柳为12,357.89万元、19,058.84万元和34,418.93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折柳为38.94%、52.72%和63.77%,收入边界和占比逐年上涨。申报期内,公司引进居品销售毛利折柳为18,940.90万元、16,791.56万元和19,230.92万元,引进业务占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的比例折柳为82.05%、74.42%和65.86%;自产居品销售毛利折柳为4,142.52万元、5,772.07万元和9,970.85万元,占主营业务毛利的比例折柳为17.95%、25.58%和34.14%。
申报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消灭限度下合并计较)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折柳为99.22%、97.92%和97.20%,客户调治度较高。值得谛视的是,公司同业业可比公司前五大客户占比均值在34.17%至36.22%之间。其中,公司向第一大客户A1的销售占比折柳为72.35%、66.47%以及64.07%,对其存在较大依赖。
单一客户依赖下,公司翌日功绩是否壮健性及可握续性,这或都是监管或投资者重心怜惜焦点。
然则,引进业务方面,受SKMP配合拒绝影响,公司与客户A引进光刻材料收入、毛利及在手订单金额大幅下落。自2025年起,公司与SKMP更新商定(经与公司协商,SKMP通过邮件见告客户A1及公司,自2025年1月1日起,SKMP与客户A1将径直往来),不再向客户A1销售引进SKMP的光刻材料,有关材料由SKMP径直向客户A1销售。与此同期,刊行东说念主已针对性设备了多款BARC和KrF居品,以餍足客户现时及翌日工夫发展和供应链安全需求,但申报期尚未产生收入。驱散问询回应之日,有关居品均已在客户考据经过中,部分居品瞻望将在2025年量产供应,对应居品的主要原材料树脂也将同步杀青国产化。
需要指出的是,2024年,公司对客户A引进业务超1.4亿元,占公司对其昔日全体销售额之比四成驾驭。2025年后,跟着公司向客户A的业务结构发生变化,将由“引进业务、自产业务并举”转向“自产业务为主”,其翌日功绩是否可能遭受冲击?
此外,公司出现以价换量情形。申报期各期,公司向客户B销售数目大幅增长、销售数目折柳为1,964.00加仑、3,383.00加仑、8,894.00加仑,单毛利率大幅下落,折柳为44.62%、38.49%、26.69%,主要系予以了客户B阶段性的价钱优惠。
此外,由于公司冲刺科创板,监管对研发等科创属性侦查较为严格。然则,公司引进的中枢工夫来源引监管担忧。
据申报材料显现,公司早期主要从事光电膜器件及视窗镜片有关业务,2017年引进光刻材料与先行者体材料通过客户考据并杀青常态化供应,2020年以来自产居品不绝通过客户考据并杀青销售;2021年公司受让供应商G公司SOC、KrF树脂制造工艺工夫,2018年公司与Soulbrain缔结分娩工夫转让契约获取电子级TEOS量产工夫;有关往来对价基本为运转用度加上后期销售额提成;申报期内,公司与八亿时空共同出资成立上海八亿时空,并与其存在树脂居品配合研发,向其采购定向设备的树脂居品;公司与山东大学存在光刻胶及附进材料质地检测及提高模范配合研发名堂。
对于上述工夫来源,不管是审核问询阶段如故发审委,均对其是否存在骚动他东说念主学问产权、营业玄机的情况,是否存在纠纷或潜在纠纷风险发出问询。
字据《上海证券往来所科创板企业刊行上市申报及保举暂施轨则》,监管对研发参加等均有一定条件。值得谛视的是,公司的研发参加在IPO冲刺时间似乎显耀增大。公司研发参加23年踩线突破五千万,2024年进一步飙涨至8900万驾驭,公司研发有关主义餍足有关上市条件。
包袱剪辑:公司不雅察
下一篇:没有了